2013年7月4日 星期四
涌金系魏东自杀谜局
涌金系魏东自杀谜局
===================================================
【发布:stokc888】
象魏东这样的资本玩家,什么样的阵势没见过,资本市场的暴涨暴跌他经历的肯定比你见过的要多,这样的人对资本市场的波动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他不可能应资本市场的波动而走这条路.
如果你认为魏东是一个抑郁症患者,那么请你去看看过去三年来国金证券的公司公告,在过去三年里,2005年9月开始一直在清理资产,至2006年8月公告停牌时止,成都建投基本上已是一个完美的壳资源;2006年9月刊登国金借壳上市公告;2006年10月股权分置改革,2006年10月向自已控制的三家公司增发7500万股,每股6.44元;相当于流通股份的三倍,特别奇怪的是向舒卡股份增发的限售期只有12个月,更为让人目瞪口呆的是,涌金系借壳成都建投上市所花的成本只有1000万元,至于增发的钱有没有到帐,因为都是自已人,报表上处理一下就可以了.2007年3月股改支付对价.随后就是一系列公司大幅度盈利增长的公告.2007年7月公告非公开发行股份吸收合并国金证券实行整体上市,2007年8月公告收购天元期货.从上述一系列公告发布情况来看,这是一个抑郁症患者做得出来的?如果你再将公告发布与股价运行走势结合起来看,你不得不承受魏东是一个头脑无比清醒的资本市场的大玩家.如果你还有疑虑,你可看看很多介绍魏东生平的文章中都评论魏东人缘好,好交际,处理关系很有一套,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与强迫症或抑郁联系在一起呢?
所以魏东的死肯定不是目前所传的那么简单,那么他是怎么死的?在分析魏东死因之前请大家注意以下几个事实:
1、涌金系仅以1000万元现金出资,并向成都国资委剥离亏损资产的代价取得了600109的控制权.
2、涌金系通过增发以6.44元的价格获得了7500万股600109的股份,10送10之后实为1.5亿股,每股成本下降到3.22元,注意付钱的是九芝堂集团、湖南涌金和舒卡股份,而不是魏东。
3、舒卡股份的增发限售期为12个月,于2008年4月1日上市流通,恰好600109股权分置改革解除限售的2000万股也于2008年4月1日上市流通。
4、从2005年9月600109开始出售其资产至2007年9月二年间,股价从2元多上涨到80多元,上涨近40倍。
5、600109的股东户数从2005年9月开始减少,一直从9800户左右减少到2006年底的6000户左右,此应为二级市场炒家的建仓期,建仓成本为3.9元左右。看公告后可发现:在建仓期间,伴随而出的所有消息都是利空消息。
6、600109从2006年12月22日至2007年3月29日停牌,不但避开了期间股市的波动,连拉升成本也省了,伴随着一些利好消息,复牌后股价高开100%,当日收盘于20.62元,上涨169%。
7、随着一系列的利好,600109股价大幅上涨,股东户数缓步下降,至2007年9月,600109讲完了最后一个故事,二级市场的炒家也出完了最后一股股票,该季600109股东户上升到了36000多户。
8、随后600109开始了漫长的下跌,至2008年4月2日,跌去了75%至20元。
9、600109从4月2日又开始了反弹,为什么从4月2日开始反弹呢?因为4月1日是限售股上市日,那又为什么不从4月1日开始反弹呢?因为4月1日还要等外人舒卡股份的238万股卖了只后才能涨,4月2日开始涌金系有了近30%成本在3.22元的600109的流通股,而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其平均成本在50元以上.
10、600109从4月2日开始一路上涨,从20元一路上涨到了50元,伴随其间的是限售股东的持股一路下降,至4月底,限售股东持股比例已从30%下降到近20%,估计用不了多久又会一股不剩。
此股票的操作手法与此前恶名远扬的中经开如出一辙,恰恰魏东就是出自中经开。
到现在我相信魏东的死是为了忏悔他的所作所为,除此以外的任何原因我都不相信,我不相信一个人为了金钱可以把良知泯灭到这种程度,会贪梦到这种程度。
任何站在公平和正义的立场上的人,如果类似于600109这样的操纵行为都得不到应有惩罚,都不需有人来承担责任,那中国证券市场还有前途和希望吗?那些踏踏实实以自已的血汗钱投资于股市,以期凭自已的知识和付出来获取资本投资回报的人如果面对的是这样的一个市场,还有何信心和勇气呢?又有何理想可言?一个市场如果让那些最踏实和本份的人都生存不下去,那么关门就是这个市场唯一的结局。
为了中国股市的健康有序的发展,魏东已经忏悔了,还有那些躲在角落里的人呢?你们难道不该做点什么吗?
=====================================================
A股最后一个大佬 涌金系掌门人魏东之死追踪(转)
魏振雄太老,魏锋太面,小陈虽然有人大吴晓求的学脉,但是毕竟还上不了台面。也就是说涌金系完了,湘军最后的主力国金证券九芝堂要易帜了。
看惯了江湖上的恩恩怨怨打打杀杀,知道魏家早晚是这个结果。可是总以为他们为人还算谨慎,学识也有,后台也够硬,应该不至于这么快。现在想起来,心里不知道是该悲伤还是该庆幸。
总之,一个时代结束了。
魏东是个人才,他最出名的战役是在1995年国债327事件中,代表中经开出战上海万国证券公司总裁管金生和辽国发的高原和高岭。
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大战。
魏东的某关系人某某某教授在大战前一天就在某某部开会,从会计司打印室里亲自拿了一份本来属于国家最高机密的关于“保值贴补率”提高到12.98%的红头文件回家给儿子看。
所以,魏东枪挑小梁王根本就是管金生自找苦吃。
财政部,税总,人行对于中财的人来说就是自家的后院,而中财则是他们的高干养老院。大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尽可以华衫尽去,坦诚相待。海派的管金生就不明白这些道理,才会有此下场。
所以,当辽国发的高岭被劝降后,管的末日就到了。细节可以从下面看到,描述还是挺靠谱的:(
中经开在这一战中获利72亿,魏家的跟风盘获利大概2-3亿,中财系人马纠集了江浙财团瓜分了万国证券。中财很多老师腰缠万贯,都是奔驰接送来学校给学生上课,一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嫡系部队,二是为了能经常听听老大们的教诲
中经开后来在银广夏事件中赔得精光,魏家却创建了涌金系,控股了国金证券九芝堂,成了朱派方式作庄的最后一支民间力量,人称江湖最后一个大佬。
后来中财系在三党相争中损伤惨重,戴湘龙被贬天津,金人庆暗淡下野,李金华明哲保身。现在魏东一死,中财系在证券口就剩个刘宏贺强龙涛还象个人样,已是残花败柳,不复当年之勇了。
再加上2003年,SARS在中财肆虐杀人夺命,连续死了几十员老将。他们留下的空白,没有人可以填补。
老中财的时代结束了。
抄首诗,纪念一下那个渐行渐远的时代。
七律 悼 魏 东
涌金山上涌金泉,巨鳄游来口滴涎。
千番考证东添压,百度谦恭主难眠。
满眼辉煌招鬼忌,全心苦斗挨神鞭。
豪门敢在高楼跳,不恋荣华原作仙。
=================================================================
2008年05月06日 06:40:23 中财网
4月29日下午4时许,涌金系董事长魏东在北京家中自杀。
辞世前,魏东将写给亲人的最后留言留在书桌抽屉里。在这份最后留言中,魏东说自己受到失眠和抑郁的长期困扰,不愿再拖累家人,并希望亲人和朋友能够好好生活。
4月30日,涌金集团控制的两家上市公司国金证券和九芝堂停牌。下午,网上开始纷传魏东辞世的消息,而关于其辞世原因,一说魏东是因身体原因,另有传言称其与目前正在进行的两项牵涉利益方众多的资本运作有关。
魏东自杀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才步入41岁的魏东真的愿意自杀吗?《证券日报》记者就此进行了跟踪调查。
为什么突然间走了?
5月1日,魏东夫人陈金霞在魏东朋友的陪同下来到某网站公布了其遗书。
5月5日,中海紫金宛9楼魏东的家中,不时有前来拜祭者。
走出电梯,便是魏东的家。里面,花圈簇绕,哀乐阵阵,魏东的遗像挂在客厅墙上。一位家属走上前来,给戴上黑纱和白花。此时,不断有魏东生前好友进来,向其遗像鞠躬告别。
间隙,不少中央财大的同学红着眼睛,小声议论道,没想到魏东就这样突然间走了。楼梯口,魏东一位同学扶着一位老人,不断安慰着他。
在听说有《证券日报》的记者关注此事后,一位魏东生前挚友A先生专门联系了本报记者,透露了一些不为外界所知的内幕。
这位A先生讲道,魏东于1967年12月出生在北京,祖籍福建,中学及大学时代住在海淀区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其父魏振雄老师曾经留苏,是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第一任院长,母亲退休前在中央财大保险系工作,他还有一个哥哥叫魏锋。
"从不接受媒体采访"的魏东和魏锋分工明确,"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而且魏东夫人陈金霞也是著名经济学家吴晓求的门生。对于陈金霞的身份,这位同学没给予透露。
据A先生讲,魏东1985年考入厦门大学经济数学专业,因肝炎二年级休学一年,后于1987年转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经济管理系86级学习。1990年毕业分配到财政部国债司。
涌金系是如何诞生的?
在沧州财政局锻炼一年后,派往财政部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上海证券业务部工作,成为总经理戴学民的助手,同时也成为中国第一代红马甲。在协助建成中经开翔阴路营业部后,于93年派往深圳协助敬宏筹建深圳营业部,一直到94年初。
如果说这期间魏东成为深圳或上海的业务部经理的话,涌金系或许就推迟几年了。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加上九十年代初的下海潮,促使他决心下海搏击,因此成就了一番辉煌的事业。这三年的证券营业部的工作使他积累了太多的经验。
1994年上半年,酝酿已久的下海计划实施了,中外合资北京涌金财经顾问有限公司成立了。涌金的名字还有一段小插曲,当时区工商局核名时用的是金涌,取金融谐音,但有重名,魏东灵机一动说那就倒过来吧,这就是涌金。在后来的企业创建过程中,涌金著名的企业口号"携手之情,涌金相报"也产生了。其发展的过程,的确体现了"苟富贵,勿相忘"的道理,众多的志同道合者皆得益于此。
据相关媒体报道,曾经叱咤湖南资本市场的"成功系"实际控制人刘虹一度担任涌金集团副总裁之职。在刘虹自组成功集团后,魏氏兄弟在人脉和资金方面提供过帮助,在刘虹危难时,魏东都没有袖手旁观。
据A先生介绍,1994年下半年国债期货在上海海证券交易所挂牌,此时的魏东已经离开中经开半年多了,这期间又成立了上海金钱豹实业有限公司、上海涌金理财顾问有限公司。上海便成为涌金发展的前沿,而涌金集团的前身就是曾经是北京商品期货交易所会员之一的上海金钱豹有限公司。也许是金钱豹的名字太过俗气,在资金实力壮大以后,应是在96年前后正式更名为涌金集团有限公司。
市场的所谓"涌金系"就闪亮登场了。
3·27国债事件和魏东有关吗?
据一投资人士说,魏东的第一桶金很可能来自他在中经开的时候。而他最出名的战役是在1995年国债3·27事件中,代表中经开出战上海万国证券公司总裁管金生和辽国发的高原和高岭。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大战。
1995年,国内国债期货交易如火如荼,当时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量最大最活跃,其中多空两大阵营汇聚当时中国证券市场的风云人物:空方为当时号称"上海滩证券教父"的上海万国证券公司总裁管金生和"辽国发"高原和高岭;多方则是以当时财政部直属的"中经开"为首的上海和江浙一带的私人大户。
据称,管金生等空方为"中国证券市场早期最有思想的一批市场派人士",他们更相信自己的分析;多方则是一批"消息派人士"。
但最后,多方将空方杀败。于是,这次"3·27国债事件"让中经开一战成名,其在江浙一带证券营业部的私人客户都大赚特赚,将万国证券和辽国发的几十亿资金全部瓜分,造就了江浙一带一大批富豪,中经开不少参与者也从中获利!
第一桶金来自认购证?
那么魏东是否是这获利者之一了?
对这种猜测,A先生不予认同。他透露道,魏东的第一桶金来自认购证,从认购证上他找到了商机。当时,认购证使很多人重复着财富的故事,起起落落,而魏东却是不断的强大。二级市场的操作他不是成功的,他的财富来源集中在最初的一级和一级半市场。现在回过头看那确实是遍地黄金,但又有几个人能不懈地抓住那个市场,而远离二级市场呢,他应该是其中最清醒的一个。
据一券商分析,这个90年的认购证和现在的认购权证差不多,就是上市公司给老股东发的配股权证,老股东不要的话可以卖掉。二级市场不好的时候,正股就会下跌,然后拿认购证的人手里的认购证就不值钱了,跟现在的认购权证也是一样的。前一段大盘暴跌的时候,认购权证也要跟着下跌。既然这么说,那估计是魏东收集了很多别人不要的这些认购证,然后再它涨的时候卖掉了,或者转换成股票卖掉了。据说,这个东西大多数人玩到最后是亏的。
A先生认为,国债期货事件中,不明真相的人总是认为魏东和他的父亲有所谓的内幕消息,其实全是瞎猜,魏东在国债期货这个新品种上表现出来的金融意识却是一流的,就像前面所说,他的结论是国债期货只有做多才能赢,虽然市场在空头气氛很浓的情况下他也依然坚持,最终在国债期货中完成一部分积累,但他的涌金却不是大赢家,因为他从不豪赌,相反把风险控制得很严。
对于死因会有更多披露吗?
国债期货以后,涌金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成立了,围绕着商品期货,魏东的目标就是经纪业务,公司很少进行自营,其间橡胶事件,胶合板事件、绿豆事件、玉米事件,对期货公司均有冲击,但因风险控制得当,安然度过。而商品期货市场却未带来多少利润,涌金变成了一个参与其中却未有多少收获的团队。
而此时的证券市场正经历着漫漫的熊市,如何走下去很值得思考,最终他还是重点放在了一级和一级半市场,这段时期也是涌金发展的关键时期,事实证明他总是对的,世纪末的几年他充分发挥了其长袖善舞的能力,在市场中收获颇多,也开始了他并购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其后蒸蒸日上,成就了今日的"涌金系"。
据魏东一位同学透露,魏东的追悼会将于今天在八宝山举行,中财同学的告别时间是中午时段。
(本报记者罗三秀对此文亦有贡献)
□ 闫妮 证券日报
=================================================================
最后大佬魏东身后事:妻子萌生退意兄长接盘?
2008年05月06日 04:38:10 中财网
昨日立夏,北京温度高达27摄氏度。下午2时,位于北京紫竹河边上的中海紫金苑,身着黑色西服、戴白色小花者不时出入小区大门。
当天,涌金系旗下上市公司九芝堂(000989)、国金证券(600109)和千金药业(600479)同时发布公告确认,公司控制人魏东已去世的消息。此前有媒体称,魏东于4月29日从中海紫金苑的家中9楼坠落,经抢救无效死亡,时年41岁。
此后的5月1日下午,魏东夫人---上海涌金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陈金霞在魏东朋友的陪同下到某网站公布了其遗书。
据中海紫金苑小区一名保安介绍,今日魏东将要出殡,由于来送魏东最后一程的人很多,为此小区增派了保安人员维护小区秩序。
早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小区门前,停着奔驰、宝马等各色名车,不时有戴白色小花的魏东亲友从车里出来。
在小区门口旁边,有几名戴白色小花、身穿黑色西服的四十多岁的男子围在一起,互相传阅写有证严法师"静思语"的禅语:"屋宽不如心宽,要比谁爱谁,不要比谁怕谁……"
魏氏一门四杰
涌金系能形成今天规模达300亿的金融帝国,除了靠魏东,其兄魏锋、其父魏振雄以及身为中国人民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得意门生的妻子,都是涌金帝国建设的头脑人物。
1967年出生的魏东是中央财经大学86级经管系的本科毕业生,后考入研究生,毕业于1993年。一年后,魏东就开始运作涌金的系列公司,其成长速度让人瞠目结舌。
魏东崭露头角最早是在1995年著名的"327国债"事件中。作为多方"中经开"的操盘手,魏东目睹了空方万国证券公司掌门人管金生的起落。
有报道指出,魏东早期的成功离不开其父魏振雄。魏振雄其实是涌金的"精神教父"。资料显示,魏振雄现任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会计系名誉主任,并担任中国会计学会常务理事、中惠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兼主任会计师,1992年获得国家颁发的特殊津贴。
作为中国当代的会计名家,魏振雄在实践中也是业界翘楚。而中惠会计师事务所已是全国范围内承办业务的集团性会计师事务所。
魏振雄几十年的教学生涯,其门生遍布财经金融界,这种广泛的人脉资源,为涌金迅速起家贡献不菲,至少是在涌金成长的初期。
而魏东哥哥魏锋的加盟则在1999年。据接近魏氏兄弟且了解涌金系架构的人士介绍,"魏东是个谋事者,而魏锋更像个谋势者。"
在涌金系启程的初期,公司主要以转配股、法人股受让、配售新股等方式积累资金;2000年左右,其借鉴VC的理念,投资孵化了一批高科技创业企业。从1996年起,涌金系在银河动力(000519)、中宝股份(600208)等公司法人股上获益颇丰。1999年12月,上海涌金受让闽福发(000547)600万配股,转让价每股4.5元,持股不过5个多月,至少有7000万元落袋。
1999年到2000年,涌金系先后参与过三九医药、丝绸股份、首旅股份、诚志股份和茉织华等新股发行的配售,持有到期后悉数沽出,获利丰厚。
1999年,涌金系以1.8亿元注册资金成立湖南涌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并成立了北京知金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2002年1月23日,以湖南涌金并购长沙九芝堂集团为标志,涌金系开始迈向正规军。其后,九芝堂成为涌金系资本运作的重要平台。通过不断增持,涌金成为千金药业(600479)的第二大股东。2005年在券商业低迷时,涌金系通过多家旗下公司控股了成都证券,并更名为国金证券,随后成功借壳成都建投(600109)上市。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副所长巴曙松于2007年6月所撰的《涌金系上岸》的研究,认为涌金系的最大特点,是在刻意经营下拥有非常灵通的信息和丰富的人脉资源,根据不同阶段经济发展和政策环境变化,适时调整投资策略,而其操作手法的每一次转变,都准确把握住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脉搏。
魏妻萌生退意?
五一过后上班第一天,在涌金系控股的国金证券上海办公室,员工对魏东的突然辞世也非常意外。
"涌金系几大股东的关系非常紧密。相信不会随着魏东的辞世而分崩离析。"一证券业资深人士称,由于魏东在原集团内主要负责人脉维护,因此在"涌金系"已经上岸的今天,其兄魏锋有足够的能力继续"后涌金时代"的辉煌。
据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公开表示,目前整个"涌金"的资产质量和盈利都很好。
而一曾供职过上海涌金理财顾问有限公司的马姓人士也向记者表示,至少在他于今年年初离开涌金时,涌金的财务状况并没有出现过明显问题,"还在去年底大规模地加薪了"。
他认为,在魏东过世后,最顺其自然接手涌金的便是魏锋。截至发稿时,从国金证券得出的消息,对谁来接手依然没有定夺。
业内普遍认为,涌金最漂亮的阵仗是在2001年后打响的。通过收购九芝堂集团从而控股九芝堂、参股千金药业。但"最成功的,是在收购(九芝堂集团)之前的布局"。有人认为,1999年涌金集团以1.8亿元成立湖南涌金及在此之前的大量"伏笔",才是此后一路斩获的真正内因。而布局者,正是魏锋。
据九芝堂董秘蔡光云披露,涌金没有进入九芝堂集团前,兄弟两个都主要将精力放在投资方面,进来后,便开始有了明确的分工。魏锋具体运作事业,魏东则主攻投资。
而涌金之后走出的"实业+金融"战略也是魏锋主导。据介绍,最初魏东也有"实业+金融"的战略考量,但在二级市场丰厚的收益面前,有些左右摇摆。知情人士称,据说兄弟为此有过争执,具体到底是谁说服谁的成分大一些,外人难以知晓,但从此后的行进路线来看"明显有魏锋的风格特征"。
一切看来都应该把魏锋推向台前。但有媒体披露,从魏家获知的信息称,因魏东患病已有相当长的时间,且他在自杀前也已经萌生退意,因此,对涌金系的接盘者,魏东应该已经有了一些安排。而一追踪此事的媒体人士昨天也透露,据其所知,魏东妻子陈金霞有结束公司的打算。
国金证券一有关人士认为,根据持股比例来看,实际控制人应该是魏东的合法继承人。从注册于1999年的湖南涌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股本结构来看,上海涌金实业有限公司拥有45%,陈金霞占40%,魏东的哥哥魏锋占9%。此外,上海涌金实业有限公司的股东为魏东和刘明,其持股比例分别为70%和30%。
"实际控制人并不是主要的,关键是具体谁来操盘。"国金上述人士说道。
国金"不仰仗大股东"
涌金系,这家叱咤中国资本市场十四年的金融大鳄,今后如何行进,牵动着旗下众多公司的命运。
由于魏东是在4月29日突然辞世。涌金系下三家上市公司当天来不及发布公告,因此当昨日公告发布后,魏东去世的消息已有所消化。昨天,国金证券、千金药业和九芝堂纷纷收红。后两个医药股还受到医药板块齐升的拉动,涨幅分别达到了8.81%和3.66%。分析师认为,三家个股都看不出受到了大股东负面消息的影响。
国金证券市场部人士表示,从公司一季报可以看出,公司的财务状况非常良好,"并不需要依靠大股东的支持。因此对公司的运作不会有任何影响。"而国金证券董事长雷波也指出,魏东及涌金旗下的公司都没有受到任何部门、任何机构的调查。
中信建投分析师认为,国金证券今年剩余时间的业绩要看未来投行和创新业务的发展。国金证券今年的发展重点是投行和资产管理业务。
据国金内部员工披露,目前公司已储备了一定的发行项目,基本定位是高速成长的优秀中小企业。"今年一季度公司还发起设立了国金通用基金管理公司,大量高薪招募了众多社会人才。在资产管理业务领域迈出重要一步。"此外,公司控股的国金期货有限公司也将参与金融期货交易。
魏东小传
1967年12月出生,湘西永顺人,毕业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中央财经大学硕士。1994年,时年27岁的魏东成立了北京涌金财经顾问公司,从事财经咨询、财务顾问、承接企业的股份制造和上市设计等业务。1995年,魏东创建上海涌金实业有限公司,1999年又以1.8亿元注册湖南涌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魏东以涌金为核心投资平台,在其父魏振雄、其兄魏锋助力下,打造出资本市场上声名显赫的涌金系。
□ 忻尚伦王全宝 东方早报
====================================================================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